cs-self-learning/docs/后记.md

17 lines
3.0 KiB
Markdown
Raw Permalink Blame History

This file contains ambiguous Unicode characters

This file contains Unicode characters that might be confused with other characters. If you think that this is intentional, you can safely ignore this warning. Use the Escape button to reveal them.

# 后记
从最初的想法开始,到断断续续完成这本书,再到树洞的热烈反响,我很激动,但也五味杂陈。原来在北大这个园子里,也有那么多人,对自己的本科生涯并不满意。而这里,可是囊括了中国非常优秀的一帮年轻人。所以问题出在哪里?我不知道。
我只是个籍籍无名的本科生呀,只是一个单纯的求学者,我的目标只是想快乐地、自由地、高质量地掌握那些专业知识,我想,正在看这本书的大多数本科生也是如此,谁想付出时间但却收效甚微呢?又是谁迫使大家带着痛苦去应付呢?我不知道。
我写这本书绝不是为了鼓励大家翘课自学,试问谁不想在课堂上和那么多优秀的同学济济一堂,热烈讨论呢?谁不想遇到问题直接找老师答疑解惑呢?谁不想辛苦学习的成果可以直接化作学校承认的学分绩点呢?可如果一个兢兢业业、按时到堂的学生收获的却是痛苦,而那个一学期只有考试会出席的学生却学得自得其乐,这公平吗?我不知道。
我只是不甘不甘心这些通过高考战胜无数人进入高校的学子本可以收获一个更快乐的本科生涯但现实却留给了他们遗憾。我反问自己本科教育究竟应该带给我们什么呢是学完所有这些课程吗倒也未必它也许只适合我这种nerd。但我觉得本科教育至少得展现它应有的诚意一种分享知识的诚意一种以人为本的诚意一种注重学生体验的诚意。它至少不应该是一种恶意一种拼比知识的恶意一种胜者为王的恶意一种让人学无所得的恶意。但这一切能改变吗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我做了应该做的事情学生们会用脚投票树洞的关注量和回帖数证明了这样一份资料是有价值的也道出了国内CS本科教育和国外的差距。也许这样的改变是微乎其微的但别忘了我只是一个籍籍无名的本科生是北大信科一千多名本科生中的普通一员是中国几百万在读本科生中的一分子如果有更多的人站出来每个人做一点点也许是分享一个帖子也许是当一门课的助教也许是精心设计一门课的lab更或许是将来获得教职之后开设一门高质量的课程出版一本经典的教材。本科教育真的有什么技术壁垒吗我看未必教育靠的是诚意靠的是育人之心。
今天是2021年12月12日我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这个帖子会被遗忘大家可以满心欢喜地选着自己培养方案上的课程做着学校自行设计的各类编程实验课堂没有签到也能济济一堂学生踊跃地发言互动大家的收获可以和努力成正比那些曾经的遗憾和痛苦可以永远成为历史。我真的很期待那一天真的真的真的很期待。
<p align="right">PKUFlyingPig</p>
<p align="right">2021年12月12日写于燕园</p>